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结局也颇具戏剧性。

孔融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孔融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据说四岁时就能懂得兄弟间谦让的礼节,因此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成年后,孔融因文学才华被举荐为孝廉,后来在北海(今山东潍坊)任相。
2. **仕途起伏**:孔融在北海任相期间,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次触怒当权者,被贬官。后来,孔融得到曹操的赏识,被任命为北海相,并在曹操手下担任过不少职务。
3. **文学成就**:孔融以文学成就著称,与曹操、王粲、陈琳、徐干并称为“建安七子”,其诗作以抒情见长,文风清新脱俗,代表作有《论衡》、《北征赋》等。
4. **悲剧结局**:孔融的一生在政治上颇为坎坷。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与袁绍争夺河北,孔融因反对曹操而遭到陷害。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以孔融“不敬皇帝”的罪名将其逮捕。在狱中,孔融大义凛然,坚持己见,最终被曹操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的结局颇为凄凉,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见解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才华、品格和遭遇,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