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是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儒家经典注释,由班固等人编纂,它以“白虎观会议”的讨论内容为基础,综合了汉代儒家学者的观点,解释了儒家经书的义理和礼仪制度。

白虎观会议是在公元81年汉章帝召集的一次儒家学者会议,目的是为了统一儒家经学的解释,加强中央集权。会议主要讨论了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中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宇宙、人性、礼仪等方面的哲学和伦理问题。
《白虎通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宇宙起源:阐述了天地开辟、阴阳五行、宇宙生成等理论。
2. 仁义礼智信:对儒家“五常”进行了深入阐释。
3.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讨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
4. 礼仪制度:解释了古代的礼节、仪式、丧葬等制度。
5. 儒家教育:阐述了儒家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白虎通义》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注释,对于研究汉代思想文化、儒家哲学、礼仪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重要资料。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