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相冲是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的一个概念,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系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的时间段,从凌晨1点(子时)开始,到晚上11点(子时结束),依次为:

1. 子时(23:00-01:00)
2. 丑时(01:00-03:00)
3. 寅时(03:00-05:00)
4. 卯时(05:00-07:00)
5. 辰时(07:00-09:00)
6. 巳时(09:00-11:00)
7. 午时(11:00-13:00)
8. 未时(13:00-15:00)
9. 申时(15:00-17:00)
10. 酉时(17:00-19:00)
11. 戌时(19:00-21:00)
12. 亥时(21:00-23:00)
时辰相冲是指两个时辰之间的相克关系。根据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命理学,某些时辰之间存在相冲的现象,即相互克制、不利的关系。以下是常见的时辰相冲对照表:
- 子时相冲:午时
- 丑时相冲:未时
- 寅时相冲:酉时
- 卯时相冲:子时
- 辰时相冲:亥时
- 巳时相冲:戌时
- 午时相冲:寅时
- 未时相冲:卯时
- 申时相冲:辰时
- 酉时相冲:巳时
- 戌时相冲:申时
- 亥时相冲:丑时
相冲的意思是这两个时辰在某个方面可能存在不协调或冲突。例如,在择日、风水、八字命理等方面,人们会根据时辰相冲的情况来选择或避免某些活动或事件,以期达到和谐、顺利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相冲的时辰并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它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观念。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