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古诗以及屈原的爱国故事: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据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
1. **纪念屈原说**:这是最广为人知的说法。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因反对腐败的楚王而被贬谪。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
2. **避邪驱疫说**:端午节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滋生,疾病多发。古人认为这一天是邪气最盛的时候,因此要举行各种仪式来驱邪避疫。
### 传说
1. **屈原投江**: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便划船在江中寻找,并投入粽子喂鱼。后来,这一习俗演变成了赛龙舟。
2. **曹娥投江**: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曹娥,她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女,其父溺江而死,曹娥在江边哭祭三年,最终投江寻父。
### 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
1. **《端午》**(唐)杜甫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尽矣,曲糵始尝香。
世情嫌老病,家信爱文章。
举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
2.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传得东堂信,青丝续短缨。
```
### 屈原的爱国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反对腐败,但遭到贵族的排挤和陷害。在被贬谪期间,屈原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离骚》、《天问》等。
最终,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因绝望而投汨罗江自尽。他的爱国精神和忠诚品质,使后人敬仰不已。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