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卯酉在古代中国天文学中,是十二地支中的四个主要位置,分别代表了东方、南方、西方和北方,也与一年四季和五行相联系。以下是具体解释:

1. 子 - 位于正北方,与冬季对应,五行属水。古代天文学中,子时指23:00到01:00之间的时间。
2. 丑 - 位于东北方,属于冬末春初,五行属土。
3. 卯 - 位于正东方,与春季对应,五行属木。卯时指05:00到07:00之间的时间。
4. 辰 - 位于东南方,属于春末夏初,五行属木。
5.巳 - 位于正南方,与夏季对应,五行属火。巳时指09:00到11:00之间的时间。
6. 午 - 位于西南方,属于夏末秋初,五行属火。午时指11:00到13:00之间的时间。
7. 未 - 位于正西方,与秋季对应,五行属金。未时指13:00到15:00之间的时间。
8. 申 - 位于西北方,属于秋末冬初,五行属金。
9. 酉 - 位于正北方,与冬季对应,五行属金。酉时指17:00到19:00之间的时间。
10. 戌 - 位于西北方,属于冬末春初,五行属水。
11. 亥 - 位于正北方,属于春末夏初,五行属木。
这些位置和时间的划分,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天体运动和季节变换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