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论》是西汉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杨雄(字子云)的作品,它以“白马非马”这个哲学命题为论述对象。

“白马非马”是古代哲学上的一种辩论命题,最初由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这个命题的意思是指,白色的马虽然是马的一种,但是因为“白马”和“马”这两个词的指代对象不同,所以白马不是马。这里的“非”并不是指否定关系,而是指出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即白马是马的一个特定种类,而“马”则包含了所有的马,白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杨雄在《白马论》中,从逻辑学角度对“白马非马”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辩论实际上是一种诡辩,因为它混淆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他强调,虽然“白马”和“马”在字面上看似不同,但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实体,即白色的马。因此,从逻辑上讲,“白马”是“马”的一个特殊例子。
《白马论》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对于概念、语言和逻辑关系的深刻思考,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