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闽南话称之为“端午节”或“五月节”,是闽南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闽南的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包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

端午节当天,闽南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粽子。闽南粽子的种类繁多,有甜的、咸的、肉粽、豆沙粽等。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经过蒸煮而成。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象征着驱邪避疫。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闽南地区的龙舟比赛通常在端午节当天举行,参赛队伍身着节日盛装,鼓声震天,场面热闹非凡。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当天,闽南人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挂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天挂上它们,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此外,闽南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洗龙水”,即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到河边或海边洗浴,以求洗去身上的污垢和霉运,迎接新的一年。
总之,闽南的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气氛的传统节日。通过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闽南人民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闽南话中,“端午节”可以表达为“端午節”或“五月節”。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端午節”这个说法。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