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指的是中国古代一天中按照太阳位置变化而划分的十二个时段,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肉颤对照表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的关系制作的,以下是一份大致的对照表:

| 时辰 | 对应经络 | 主要脏腑 | 肉颤表现 |
| ---- | -------- | -------- | -------- |
| 子时(23:00-01:00) | 足少阴肾经 | 肾 | 肌肉轻微颤抖,腰膝酸软 |
| 丑时(01:00-03:00) | 足厥阴肝经 | 肝 | 肌肉震颤,情绪波动 |
| 寅时(03:00-05:00) | 足太阴脾经 | 脾 | 肌肉抽搐,食欲不振 |
| 卯时(05:00-07:00) | 手少阳三焦经 | 三焦 | 肌肉抽搐,胸闷不适 |
| 辰时(07:00-09:00) | 手阳明大肠经 | 大肠 | 肌肉颤动,便秘或腹泻 |
| 巳时(09:00-11:00) | 足阳明胃经 | 胃 | 肌肉震颤,食欲不振 |
| 午时(11:00-13:00) | 手太阳小肠经 | 小肠 | 肌肉震颤,心悸不安 |
| 未时(13:00-15:00) | 足太阳膀胱经 | 膀胱 | 肌肉震颤,腰背酸痛 |
| 申时(15:00-17:00) | 手少阳三焦经 | 三焦 | 肌肉抽搐,头晕目眩 |
| 酉时(17:00-19:00) | 足少阳胆经 | 胆 | 肌肉颤抖,胆怯易惊 |
| 戌时(19:00-21:00) | 手阳明大肠经 | 大肠 | 肌肉震颤,口干舌燥 |
| 亥时(21:00-23:00) | 足阳明胃经 | 胃 | 肌肉颤抖,睡眠不安 |
请注意,肉颤的表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不同疾病而有所不同。此表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