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处理过世亲人时有以下一些传统讲究:

1. 尊重死者:香港人认为死者的尊严非常重要,因此会对逝者保持尊重,如不直接提到死者的名字,以避免不吉利。
2. 没有葬礼:在部分情况下,逝者的家人可能选择不举行公开的葬礼,以减少亲朋好友的悲痛。
3. 尸体处理:传统上,逝者的尸体会在家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火化。在家中停留期间,家庭成员通常会为逝者举行守灵仪式。
4. 火化仪式:火化仪式通常在火葬场举行,家属会为逝者穿上寿衣,并携带香烛、鲜花、纸钱等供品。
5. 奠仪:在火化仪式中,家属会将纸钱、纸衣等冥品投入火炉,以祭奠逝者。有些家庭还会准备奠仪,即给火化场工作人员的红包。
6. 祭奠仪式:火化后,家人会在家中或逝者生前常去的地方举行祭奠仪式,如摆设灵堂、烧香拜佛等。
7. 殡葬用品:香港的殡葬用品市场非常丰富,包括寿衣、纸钱、纸屋、纸车等,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用品。
8. 安葬:火化后的骨灰,家属可以选择将骨灰安置在骨灰楼、墓地或海葬等。在香港,许多墓地都采用塔葬的形式,骨灰被安置在塔内。
9. 纪念:逝者离世后,家属会设立纪念馆、立碑等方式,以纪念逝者的生平。
10. 丧假:在香港,丧假通常为3至7天,期间,逝者家属可以休息和整理后事。
这些讲究可能因地区、家庭和个人信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传统讲究也在逐渐演变。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