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Skandhas)和五取蕴(Paññās)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佛教教义中分别指代不同的内容。

1. 五蕴(Skandhas):
五蕴是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中的“苦谛”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蕴指的是构成人类存在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形体(色:Rūpa)
- 受(受:Vedanā)
- 思想(想:Saṃjñā)
- 行(行:Samskāra)
- 识(识:Vijñāna)
佛教认为,五蕴是非实有的,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组合形成了我们的生命现象。五蕴的无常、苦、空和互相依存是佛教分析痛苦和解脱的基础。
2. 五取蕴(Paññās):
五取蕴,有时也被称为“五受蕴”或“五取”,指的是人们轮回不息、生死轮回中的五大根源或基础。它们包括:
- 色取(Rūpa-cetā)
- 受取(Vedanā-cetā)
- 想取(Saṃjñā-cetā)
- 行取(Samskāra-cetā)
- 识取(Vijñāna-cetā)
五取蕴是指人们在轮回中因贪爱而执取的五个方面的欲望和执着。这些取蕴是导致人们生死轮回的原因,也是修行者要断除的烦恼。
总结区别:
- 五蕴指的是构成人类存在的五个基本要素,是佛教对生命构成的分析。
- 五取蕴则是指人们轮回不息、生死轮回中的五大根源或基础,是导致轮回的原因。
两者的关系是:五取蕴是从五蕴中提取出来的特定方面,关注的是人们由于对五蕴的执着而导致的轮回和痛苦。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