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又称农历、阴历或老黄历,是中国传统的日历,主要记录了农历的日期、节气、吉凶宜忌等信息。以下是一些黄历中常见的术语解释:

1.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为周期,结合太阳回归年,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共354或355天。
2. **节气**:一年中太阳到达黄经的24个特定位置,标志着气候变化的24个时节,如立春、清明、夏至、冬至等。
3. **吉日**:黄历上标明的宜进行某些活动的好日子,如嫁娶、开业、搬家等。
4. **宜**:黄历中指适宜进行的活动,如“宜嫁娶”、“宜出行”等。
5. **忌**:黄历中指不宜进行的活动,如“忌嫁娶”、“忌搬家”等。
6. **冲煞**:指某些日子与五行相冲,容易招致不利,如“冲煞南方”、“冲煞白虎”等。
7. **黄道吉日**:黄历上特别标注的吉日,表示这一天进行某些活动会带来好运。
8. **黑道凶日**:黄历上特别标注的凶日,表示这一天进行某些活动会带来不利。
9. **宜动土**:指适宜进行土地平整、建筑等与土地相关的活动。
10. **宜安床**:指适宜进行布置床铺、搬家等与居住环境相关的活动。
11. **宜出行**:指适宜进行出行、旅行等与移动相关的活动。
12. **宜祭祀**:指适宜进行祭祀祖先、神灵等宗教活动。
13. **宜求嗣**:指适宜进行求子、生育等与生育相关的活动。
14. **宜入学**:指适宜进行入学、开学等与教育相关的活动。
15. **宜开市**:指适宜进行开业、市场交易等与商业相关的活动。
以上术语只是黄历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黄历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和内容。在使用黄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吉日进行活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