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之所以定在4月4日,而不是4月5日,主要是因为其依据的是中国农历(阴历)和公历(阳历)的结合,以及传统的节气划分。

1. **节气因素**:清明节是根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来确定的。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春季万物复苏、天气逐渐变暖,也意味着寒食节的结束。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定,清明通常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具体哪一天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确定的。
2. **农历和公历的协调**: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都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但为了方便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合作,很多传统节日也会与公历相结合。清明节也不例外,它既保留了农历的节气特点,又适应了公历的日期。
3. **历史传统**: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的一部分,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即4月4日或5日。因为寒食节有禁火、祭祖的传统,所以清明节也被定为祭祖扫墓的日子。虽然寒食节现在已不再单独庆祝,但清明节作为其延续和扩展,仍然保留了4月4日或5日的日期。
总之,清明节定在4月4日是因为它是根据“清明”节气来确定的,而“清明”节气又是在公历4月4日或5日这个时间范围内。这样的日期安排既符合传统节气,也便于现代人的生活安排。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