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端午节由来

课时:1课时
年级:幼儿园大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端午节的由来。
2. 端午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2.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教学准备:
1. 端午节PPT或图片。
2. 竹筒、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香囊的材料。
3. 彩泥、树叶等制作龙舟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端午节PPT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这是端午节。”
二、讲解端午节由来
1.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 教师提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尽?”
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屈原为国家忧虑,最后选择了投江自尽。”
三、讲解端午节习俗
1. 教师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习俗的由来吗?”
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以及祈求平安、健康。”
四、制作香囊
1. 教师分发制作香囊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 幼儿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香囊。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五、制作龙舟
1. 教师分发制作龙舟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 幼儿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龙舟。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六、总结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还亲手制作了香囊和龙舟。”
七、课后作业
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或香囊。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对端午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制作香囊和龙舟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3. 评价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