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纳音是古代中国用于记录时间、计算命运、预测吉凶的一种系统,源自于《黄帝宅经》和《太乙神数》。它是将天干地支组合起来,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共有六十个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纳音”。

以下是六十甲子的基本排列:
1 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 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 21 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
31 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 41 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壬子 50 癸丑 51 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每个甲子都有对应的纳音,如下:
1 甲子:海中金
2 乙丑:海中金
3 丙寅:炉中火
...
59 壬戌:大林木
60 癸亥:大海水
纳音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天干和地支分别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
2. 天干和地支相加得到一个数字,代表该甲子的五行属性。
3. 根据这个数字确定纳音。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甲子的天干地支。
2. 将天干地支对应的数字相加(例如,甲1 + 子11 = 12)。
3. 根据这个数字确定纳音。
以下是一些示例:
- 甲子(海中金):甲对应1,子对应11,相加得12,纳音为海中金。
- 丁丑(炉中火):丁对应4,丑对应2,相加得6,纳音为炉中火。
- 癸巳(长流水):癸对应9,巳对应5,相加得14,纳音为长流水。
关于六十甲子纳音的深度解析,需要结合《易经》和五行学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五行相生相克**:通过分析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判断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预测吉凶。
2. **十神作用**:分析天干地支对应的十神(如正财、偏财、食神、伤官等),对命运产生的影响。
3. **星宿影响**:结合天干地支与星宿的对应关系,分析命运中的吉凶。
4. **时间节点**:根据六十甲子对应的时间节点,预测特定时间段的运势。
这种深度解析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非一日之功。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