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星的计算方法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象学,它与天文学和占星术有关。十二生肖星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十二宫”来划分,每一宫代表一个动物,依次是:

1. 鼠
2. 牛
3. 虎
4. 兔
5. 龙
6. 蛇
7. 马
8. 羊(或绵羊)
9. 猴
10. 鸡
11. 狗
12. 猪
“天”和“地”的概念在这里是指天干和地支。天干有十位,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计算方法如下:
1. **天干**:根据出生年份的第一个字,对应到天干上。例如,如果某人出生年份的第一个字是“王”,则对应的天干是“戊”。
2. **地支**:根据出生年份,直接对应到地支上。例如,如果某人出生在1996年,则地支是“鼠”,地支是“子”。
十二生肖星与天干地支的结合使用,通常用于命理、风水等方面。例如,一个人的生肖星可能被描述为“乙鼠”,这里的“乙”是天干,“鼠”是生肖。
至于“天”和“地”,在十二生肖星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不过,在更广泛的天文、地理、哲学等传统中国学问中,“天”通常指天空、宇宙的高层,而“地”则指地面、自然界。这些概念在十二生肖星的计算方法中并没有直接体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