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中,二十四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将罗盘上的八个主要方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各自再细分为三个,形成二十四种组合,也就是二十四山。每一山都有对应的天星,这些天星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星宿系统。

以下是二十四山及其对应的天星:
1. 乾(乾为天) - 天枢星
2. 坎(坎为水) - 天权星
3. 艮(艮为山) - 天罡星
4. 震(震为雷) - 天柱星
5. 巽(巽为风) - 天魁星
6. 离(离为火) - 天钺星
7. 坤(坤为地) - 天心星
8. 兑(兑为泽) - 天罡星
9. 乾(乾为天) - 天柱星
10. 坎(坎为水) - 天权星
11. 艮(艮为山) - 天机星
12. 震(震为雷) - 天梁星
13. 巽(巽为风) - 天同星
14. 离(离为火) - 天梁星
15. 坤(坤为地) - 天梁星
16. 兑(兑为泽) - 天同星
17. 乾(乾为天) - 天同星
18. 坎(坎为水) - 天梁星
19. 艮(艮为山) - 天机星
20. 震(震为雷) - 天权星
21. 巽(巽为风) - 天枢星
22. 离(离为火) - 天罡星
23. 坤(坤为地) - 天罡星
24. 兑(兑为泽) - 天枢星
这些天星与二十四山的组合不仅用于风水布局,还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联系,反映了风水布局中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在风水实践中,人们会根据这些天星的吉凶来决定建筑物的朝向、门的位置以及室内布局等。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