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是中国古代用来计时的一种方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以下是一个时辰上中下的对照表,以及每个时辰的划分:

| 时辰 | 上时 | 中时 | 下时 |
| ---- | ---- | ---- | ---- |
| 子时 | 23:00-01:00 | 01:00-03:00 | 03:00-05:00 |
| 丑时 | 01:00-03:00 | 03:00-05:00 | 05:00-07:00 |
| 寅时 | 05:00-07:00 | 07:00-09:00 | 09:00-11:00 |
| 卯时 | 07:00-09:00 | 09:00-11:00 | 11:00-13:00 |
| 辰时 | 11:00-13:00 | 13:00-15:00 | 15:00-17:00 |
| 巳时 | 13:00-15:00 | 15:00-17:00 | 17:00-19:00 |
| 午时 | 15:00-17:00 | 17:00-19:00 | 19:00-21:00 |
| 未时 | 17:00-19:00 | 19:00-21:00 | 21:00-23:00 |
| 申时 | 19:00-21:00 | 21:00-23:00 | 23:00-01:00 |
| 酉时 | 21:00-23:00 | 23:00-01:00 | 01:00-03:00 |
| 戌时 | 23:00-01:00 | 01:00-03:00 | 03:00-05:00 |
时辰的划分如下:
- 上时:每个时辰的开始到中间时刻,例如子时的上时是23:00到01:00。
- 中时:每个时辰的中间时刻到结束时刻,例如子时的中时是01:00到03:00。
- 下时:每个时辰的结束时刻到下一个时辰的开始,例如子时的下时是03:00到05:00。
每个时辰的上中下划分都是两个小时的长度。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