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中,“阳”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光明、积极、向上、刚强等含义。在易经的卦象系统中,阳通常用“—”来表示,称为“阳爻”(又称“长阳”或“九”),与之相对的是“阴”,用“--”来表示,称为“阴爻”(又称“短阴”或“六”)。

在易经的卦中,阳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数阳爻: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从下到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计算每个卦中阳爻的数量,阳爻的数量决定了该卦的性质。
2. 阳数计算规则:
- 阳爻的数量是3的倍数(即3、6、9等),表示这个卦是阳卦。
- 阴爻的数量是2的倍数(即2、4、6等),表示这个卦是阴卦。
- 如果一个卦中阳爻和阴爻的数量相等,那么这个卦被称为“中爻卦”。
例如,乾卦(三连阳)的卦象是:
```
— — —
```
这里共有三个阳爻,所以阳数为3。
再看坤卦(三连阴)的卦象是:
```
-- -- --
```
这里共有三个阴爻,所以阳数为0。
总结来说,卦中阳数的计算就是数出卦象中阳爻(—)的数量。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