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运行一周大约需要12年,而中国古代将这12年分为12个星次,每个星次对应一个地支,因此木星每年都会进入一个新的星次,这12个星次分别对应了十二生肖。

"太岁"之所以被称为"太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地位尊贵**:在古代,人们认为太岁星君是天上掌管人间寿夭、灾厄的神,地位非常高,因此用“太岁”来称呼它,以示尊敬。
2. **岁星**:由于木星每年运行一周,相当于古代的“岁”,所以木星被称为“岁星”,简称“太岁”。
3. **影响吉凶**: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太岁星的运行对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决定一年的吉凶祸福。因此,人们会在太岁星所在的方向进行避讳,避免触犯太岁,以求平安。
4. **星次名称**:太岁星每年会进入一个新的星次,这个星次也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称为“太岁星君”,因此简称“太岁”。
在民间,人们还流行有“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意味着在太岁所在的位置进行重大活动可能会招致灾祸,因此需要特别小心。这种说法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和天象的敬畏。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