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辰吉凶观念源于古代的占卜术和五行学说。以下是根据古代时辰吉凶对照表,对十二时辰的吉凶进行简单概述:

1. 子时(23:00-01:00):夜晚,阴阳交替之时,有吉有凶,需谨慎行事。
2. 丑时(01:00-03:00):鸡鸣之时,阴阳平衡,多吉少凶。
3. 寅时(03:00-05:00):日出之时,阳气上升,多吉少凶。
4. 卯时(05:00-07:00):日出后,万物生长,多吉少凶。
5. 辰时(07:00-09:00):早餐时分,阳气旺盛,多吉少凶。
6. 巳时(09:00-11:00):上午时段,阳气旺盛,多吉少凶。
7. 午时(11:00-13:00):午餐时分,阳气达到顶峰,多凶少吉。
8. 未时(13:00-15:00):午后时段,阳气开始下降,多凶少吉。
9. 申时(15:00-17:00):傍晚时分,阳气逐渐减弱,多凶少吉。
10. 酉时(17:00-19:00):日落时分,阴气渐生,多凶少吉。
11. 戌时(19:00-21:00):黄昏时分,阴阳交替,有吉有凶,需谨慎行事。
12. 亥时(21:00-23:00):入夜时分,阴气渐盛,多凶少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传统观念中的吉凶对照,实际生活中的吉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和人的命理来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地将这一观念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娱乐方式。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