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季节通常指的是一年中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造成的气候周期性变化。以下是高中地理中关于季节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季节划分**:
- **春季**:通常指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至5月。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生长。
- **夏季**:从立夏到立秋,大约在每年的5月至7月。夏季气温高,是全年中最热的季节。
- **秋季**:从立秋到立冬,大约在每年的9月至11月。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植物开始凋零。
- **冬季**:从立冬到立春,大约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冬季气温低,是全年中最冷的季节。
2. **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 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从而造成季节变化。
- 地轴倾斜: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度,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不同季节。
3. **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
- **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 **低纬度地区**:季节差异较小,气温相对稳定。
- **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
了解季节的知识对于学习地理、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