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之肆”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朱亥的人,他在市场上经营鱼市。因为经营不善,他的鱼总是卖不出去,所以他的鱼市里鱼都死了,变成了“枯鱼”。朱亥的鱼市也因此被当地人戏称为“枯鱼之肆”。
有一天,庄子路过朱亥的鱼市,看到满市的枯鱼,他感叹道:“朱亥,你的鱼市里都是枯鱼,这是为什么?”
朱亥回答说:“庄子先生,这些鱼都是我自己的,它们都死了,我没有办法让它们复活。”
庄子笑了笑,说道:“那好吧,我有一个办法。你去把那些枯鱼放回河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弋。不过,你必须在我离开之前完成这件事。”
朱亥觉得庄子说的有道理,于是照着庄子的话去做。他放走了那些枯鱼,不久后,枯鱼又恢复了生机。
从此,朱亥的鱼市生意越来越好,人们纷纷前来购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要懂得放弃,才能迎来新生。
成语“枯鱼之肆”后来被用来比喻处境艰难或衰败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困顿的境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