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8月7日至9日之间,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关于立秋的由来和传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立秋的由来
1. **古代农业历法**: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立秋是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个节气的确立,主要是基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太阳在夏至之后开始逐渐向南移动,立秋标志着太阳达到黄经135°,此时暑气开始减退,农事活动也开始发生变化。
2. **阴阳五行理论**: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看,立秋标志着阴气逐渐增长,阳气开始减弱,即“秋气渐深,阴气始生”。
### 立秋的传说
1. **伏虎传说**:相传在立秋这天,可以打老虎。这个传说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虎神,认为老虎在立秋前会变得特别凶猛,所以立秋这天打老虎可以驱除邪恶,保护村民。
2. **七仙女下凡**:在立秋这一天,传说七仙女会从天宫下凡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丰收和幸福。因此,一些地方会举办七仙女庙会来庆祝这个节日。
3. **秋风扫落叶**:立秋后,秋风逐渐兴起,气温降低,树叶开始变黄并最终凋落。这个现象在民间被解读为秋天到了,万物开始进入成熟和衰败的周期。
4. **王安石的立秋诗**: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立秋》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立秋时的景象,使得立秋这个节气更加深入人心。
立秋不仅是节气变化的一个标志,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代表着丰收和成熟的希望。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