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的法定条件及构成要件如下:

1. 行为人负有抚养、赡养、扶养的义务。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成员之间: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年迈的父母或者子女有抚养、赡养的义务。
- 配偶之间:夫妻之间相互有扶养的义务。
- 其他关系: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如收养关系、抚养关系等,行为人也有抚养的义务。
2. 行为人拒绝履行上述抚养、赡养、扶养义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明知应当履行而未履行。
- 有能力履行而故意拖延不履行。
- 采取欺骗、逃避等手段拒绝履行。
3. 遗弃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情节恶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遗弃手段恶劣,如遗弃老人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等。
- 遗弃持续时间较长,如长期遗弃老人等。
- 因遗弃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严重后果,如生活无着落、身患重病等。
4. 行为人遗弃行为构成犯罪。具体表现为:
- 遗弃行为触犯了刑法,即具有犯罪性。
-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即明知自己有抚养、赡养、扶养的义务,而故意拒绝履行。
综上所述,构成遗弃罪的法定条件及构成要件主要包括:行为人负有抚养、赡养、扶养的义务、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遗弃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以及行为人的遗弃行为构成犯罪。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