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大班主题活动——中秋节

课时:2课时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象征意义,能够讲述中秋节的有关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能够讲述中秋节的有关故事。
教学难点:
1. 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2.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 中秋节课件
2. 中秋节故事书籍
3. 月饼模具、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4. 中秋节歌曲CD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中秋节歌曲,营造节日氛围。
2. 引导幼儿观察课件,初步了解中秋节。
二、主题活动一:中秋节的来历
1. 教师讲述中秋节来历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三、主题活动二:中秋节的习俗
1. 教师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节习俗。
四、实践活动:制作月饼
1. 教师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如模具、馅料等。
2. 幼儿分组,动手制作月饼。
3. 教师指导,确保幼儿安全。
五、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
2.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播放中秋节歌曲,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幼儿回忆: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二、主题活动三:中秋节的象征意义
1. 教师介绍中秋节的象征意义,如团圆、美满、幸福等。
2. 幼儿讨论:中秋节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三、主题活动四:猜灯谜
1. 教师准备灯谜,幼儿分组猜灯谜。
2. 幼儿分享猜出的灯谜,增进团队合作。
四、实践活动:制作中秋灯笼
1. 教师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如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幼儿分组,动手制作中秋灯笼。
3. 教师指导,确保幼儿安全。
五、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
2.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了解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