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小报:探寻除夕的由来**

**标题:**
除夕:传承千年的春节序曲
**导语:**
除夕,又称为“年三十”,是农历新年的前一天,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标志着旧年的结束,也象征着新年的到来。本文将带领大家探究除夕的由来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除夕的由来**
1. **古历观念:**
根据古历,农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30天或29天,共计354或355天。为了使农历与太阳年保持一致,古人设立了“闰月”。由于农历年的天数与太阳年的天数不符,因此在农历年底会出现一个“尾巴月”,这个月被称为“腊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2. **农耕文化:**
在古代,农业是人们生活的支柱。除夕这一天,古人认为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农作物进入休眠状态,因此人们需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和燃料,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天逐渐演变成了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的日子。
3. **祭祀神灵:**
古人认为除夕是神灵回家的日子,因此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表达敬意和感谢。祭祀仪式包括拜神、烧香、放鞭炮等,以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
**二、除夕的习俗**
1. **团圆饭:**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共享丰盛的团圆饭。这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和睦、团圆的传统美德。
2. **守岁:**
守岁,即熬夜到除夕夜结束。古人认为守岁可以驱除邪灵,迎接新的一年。如今,守岁已成为人们欢庆新年的重要习俗。
3. **贴春联、窗花:**
春联和窗花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品。人们将祝福的话语贴在门上,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4. **放鞭炮、燃放烟花:**
放鞭炮和烟花是除夕之夜的传统习俗,用以驱邪避灾,祈求来年平安。
**三、结语**
除夕,这一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德。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除夕之夜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